精神紧张、生活不规律、不良饮食习惯(如过食辛辣之物,
蔬菜、水果摄入量过少,饮食过于精细等)、没有良好
的排便习惯、使用泻药不当以及慢肺气肿、胃下垂、
慢性心力衰竭、肥群等病症会造成慢性功能性便肿瘤、
巨结肠、慢性结肠炎、腹水、腹膜炎、脑炎、
甲状腺功能低下、糖尿病、高钙血症、硬皮病、
铅中毒等病症能导致慢性器质性便秘。
中医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,外界各种因素都可能对
人造成影响,风、寒、燥、暑、湿等外邪侵犯人体时
会使人发生便秘现象。例如风邪、燥邪、暑邪会造成
胃肠道津液亏损而出现便秘,寒邪、湿邪凝聚大肠、
小肠,使肠道运转失常也可能发生便秘。
中医还认为人是一个整体,五脏六腑中任何
一个器官功能失调时都会导致便秘出现。
比方说,“肺”与“大肠”密切相关,人若出现“肺火”时,
不但会有咳嗽、吐黄痰等症状,往往还会发生便秘。
“脾”的职责是运输,脾虚时不能很好地承担运输功能,
也会发生便秘。中医是根据粪便颜色、性状及患者脉象
、舌象与其他表现将便秘分类的。中医分类简介如下。
(1)实秘:由于外感风热、燥热内结造成津液亏损;
肝火、肺火伤及阴液;瘀血内结或寒实内结等原因
造成的便秘均属实秘。实秘包括热秘、气秘、寒秘、
痰秘等。各种实秘的共同特点是患者的正气不虚,
可以用攻下法治疗。